靶标:
H2AC13
产品别名:
H2A/c; H2AC11; H2AC15; H2AC16; H2AC17; H2AFC; HIST1H2AI; H2AC13; H2A clustered histone 13; H2A clustered histone 13; histone H2A type 1; H2A histone family, member C; H2A.1; histone 1, H2ai; histone H2A/ptl; histone cluster 1 H2A family member i; histone cluster 1, H2ai; 组蛋白HIST1H2AL;
背景信息:
染色质结构调节在真核生物的转录调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。核小体是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,由 DNA 缠绕八个核心组蛋白(H2A、H2B、H3、H4 各 2 个)组成 (1)。核心组蛋白的氨基端尾部常发生多种翻译后修饰,包括乙酰化、磷酸化、甲基化和泛素化 (2-5)。这些修饰都是针对不同刺激而产生的反应,且会直接影响染色质对转录因子的可接近性,进而影响基因表达 (6)。在多数物种中,组蛋白 H2B 乙酰化主要发生在 Lys5、12、15和 20 位点上 (4,7)。而组蛋白 H3 的乙酰化则主要发生在 Lys9、14、18、23、27 和 56 位点上。在一些生物体内,在 Lys9 位点 H3 的乙酰化修饰似乎对组蛋白沉积和染色质组装有决定性的作用 (2,3)。组蛋白 H3 在 Ser10、Ser28 和 Thr11 位点上的磷酸化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期间的染色体浓缩紧密相关 (8-10)。组蛋白 H3 在 Thr3 位点上的磷酸化在许多物种中是高度保守的,并由激酶 haspin 催化完成。在哺乳动物细胞内用磷酸化特异性抗体进行免疫染色,发现有丝分裂中 H3 在 Thr3 位点的磷酸化发生在前期,而去磷酸化则发生在后期 (11)。